【SJ-WY1S】内蒙某尾矿安装移动式 GNSS 位移监测站,在提升监测精度与效率、增强预警能力、适应复杂环境、优化资源利用、推动安全管理升级及促进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提升监测精度与效率,实现毫米级实时监测
移动式 GNSS 位移监测站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结合多星座兼容(如 GPS、北斗、GLONASS、Galileo)与差分定位算法,可实现毫米级精度的三维位移监测。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或单一监测手段(如全站仪仅测水平位移),该设备能同步捕捉水平位移(X/Y 轴)和垂直位移(Z 轴),结合倾斜角度分析,全面评估尾矿坝体或边坡的稳定性。例如,在内蒙古某尾矿库的实际应用中,设备成功检测到坝体每日几毫米的微小形变,为早期风险识别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二、增强预警能力,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通过实时监测坝体或边坡的位移趋势,系统可自动分析位移速度与累计量,并与预设安全阈值对比。一旦超限,立即触发多渠道预警(如短信、邮件、APP 推送),通知管理人员启动应急预案。

三、适应复杂环境,保障极D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内蒙古地区气候恶劣,冬季严寒、夏季暴雨频发,传统监测设备易受环境干扰。移动式 GNSS 位移监测站具备以下优势:
1. 抗干扰设计:采用扼流圈天线等技术,有效抑制多路径效应(如信号反射干扰),确保复杂地形下的定位精度。
2 .环境适应性:设备防护等级达 IP65 及以上,耐高温、严寒、高湿度,支持暴雨、大雾、夜间等天气下的连续工作。
3 .灵活部署:可移动设计使其能根据灾害发展阶段或监测需求,快速调整位置,覆盖关键区域。例如,在滑坡隐患点,设备可随山体形变动态调整监测点位。
四、优化资源利用,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1. 减少人工干预:设备支持无人值守的连续观测,自动采集、传输数据,弥补了人工巡检频次低、主观性强的缺陷。
2. 节能环保: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难题,降低能耗与运维成本。
3 .多项目复用:设备在单一项目完成后可迅速转移至其他区域,提高利用率,尤其适合地质灾害多发区的长期监测需求。
五、推动安全管理升级,满足法规与行业标准要求
1. 合规性保障:符合国家《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法规对高陡边坡、排土场稳定性的监测要求,帮助企业规避监管缺失导致的法律责任及罚款风险。
2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长期监测积累的大数据,可构建位移时序特征库,完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行业标准修订提供实证支持。
六、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生态与安全双赢
1. 生态保护:通过实时监测尾矿库稳定性,防止溃坝引发的泥石流、水源污染等生态灾难,保护周边农田与水源地。
2. 可持续发展:设备与水质传感器、InSAR 遥感等多源数据融合,支持虚拟仿真平台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验证设计合理性,推动岩土力学理论进步,助力矿山长期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