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FGF11H】分布式光伏气象站是专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智能化监测设备,通过集成光伏发电与气象观测功能,为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分布式光伏场景中因建筑遮挡、局部气候差异导致的发电效率波动问题,成为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工具。
一、明确监测需求
1. 确定监测参数:根据光伏系统的实际运行需求,确定需要监测的气象参数,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太阳总辐射等。
2. 考虑应用场景:光伏气象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资源评估、农业大棚、工商业屋顶、公共建筑、偏远地区独立光伏系统等场景。
二、关注测量精度与稳定性
1. 高精度传感器:选择具有高精度测量能力的设备,例如:
风速:精度可达±0.2m/s。
风向:精度±1°。
温度:精度±0.3℃。
湿度:精度±3%RH。
太阳总辐射:精度≤5%。
2. 长期稳定性:设备应能在长期户外环境下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考量功能集成度与兼容性
1. 功能集成:优选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气象参数,并具备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的设备。
2. 兼容性:确保设备与光伏系统的其他部分(如逆变器、监控系统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数据共享和系统管理。
四、评估环境适应性
1. 环境适应性: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高海拔、高湿度、高温或低温等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2. 特殊环境防护:对于特殊环境(如沿海地区的高盐分环境),应选择具有相应防护措施的设备。
五、考虑安装与维护便捷性
1. 安装便捷:选择易于安装的设备,例如采用一体式观测支架,便于现场人员快速、方便、简单地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2. 维护便捷:设备应便于维护,降低运维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六、技术参数与数据传输
1. 供电方式:支持多种供电方式,如太阳能供电、DC12V、AC220V等。
2. 数据传输:支持多种通讯模式,如RS485、GPRS、WIFI等,确保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监控平台。
3. 数据存储与分析:具备离线式数据分析功能,采集器可以直接输出统计分析数据,便于用户对采集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
七、性价比
价格合理:光伏气象站的价格因品牌、配置、功能等因素而异,用户应综合考虑性价比,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电站的监测需求。